首页 > 艺金桥 > 正文
2016中国评弹名家演唱会
来源:中国曲艺网
发布时间:2016-01-19 16:35:50


2016中国评弹名家演唱会圆满落幕,这台春节前的评弹盛宴给苏城的评弹观众听众留下非凡的深刻象:盛况空前精彩纷呈,给久违了苏州评弹书迷带来了的极品欣赏,其中30位中18位是国家一级演员,主办方竭力推出精品,并考虑到江浙沪评弹界多方的艺术风彩,排除门户之间,结合老中青三代,长江后浪推前浪,呈现评弹界的可喜现象,台上演唱者是个个精神抖擞使出全身艺技,艺术浪花一浪高一浪,尽显高尚的艺术风彩。


可贵这次演唱会是赞助与售票相结合,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除赞助票外,连参演的演员也只能自摸腰包买票。这次台下观众一反常态,老面孔少新观众多,其文化修养尽显礼仪,原以为一台演唱会拉不住他们全场坐稳,但座无虚席掌声阵阵,反映赏欣者对艺术的尊重与赞赏。这次演唱会后留下一个思考,今后能否继续办艺术精品夜场,是否需要去培育评弹艺术新的观众其粉丝。 

这回中国评弹网特地邀请了现场的八位观众(百分之八十是中青年观众)写些真实的观后感,都将用真实姓名与其文与大家共享,如果那天你未能到现场的话,那么就和大家一起回味吧。


1.评弹歌曲《江南雾中雨》(原总政歌剧团孙小云用苏州方言演唱评歌)

徐两彤说:作为开场的第一个节目,拉开帷幕青绿色的伴舞姑娘,手持荷叶灵动,再现江南盛夏景。南方雾雨如画的风景,云雾行走雨不沾身,撑着把青透的小伞,走在不湿绣花鞋的小路上,孙小云老师甜美的歌声淌进了我的心里,也流进了在座各位的心中,扎住了欣赏者的眼球,美妙的声腔一缕烟似的收进了耳中。


没有一点杂念的我坐在观众席间,仿佛眼前也再现“燕子轻点着春水, 鲤鱼追着那流花”的景象。是不是只有在江南这样的风光如画的地方,才能有这流水般的节奏,杨柳般的曲婉?台下观众也偶有私语,应是那歌词太美,眼前的画面有那样的动人,竟也有人说眼下的境况“雾中雨”应为“霾中雨”…哈哈!


可无论怎样,愿江南的雨雾如小曲飘进万家的心里,也愿江南的栖居环境越来越美好!


2. 弹词开篇《钗头凤》(江苏评弹团蒋春雷、黄庆妍对唱)

徐雨彤说:刚看见《钗头凤》出现在节目单上有些惊讶,曲风这样激昂愤懑,新年联欢的第二个节目未免有点矫情。后来也有些失笑,这样想的我其实更矫情。


台上蒋春雷与黄庆研两位老师,感情跌宕变幻,凄婉的、感慨的、无奈的、痛苦的、纠结的…好像我都听懂了,陆游与唐婉两位词人的一生纠葛,加上两位老师投注感情也将这段凄美的悲剧更加立体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错,错,错”第二段的情感处理也是将台下的观众带入另一种悔悟煎熬的感情之中去。


开场前遇见穿情侣衫的恩爱夫妻,第二个节目上台一个是追悔莫及,一个是痛苦期盼,刚刚因为《江南雾中雨》轻松愉快的心情一扫而光,立马就哀怨无限…以情带声,以情带人。好节目,好演员!


3.弹词开篇《战长沙》(苏州评弹团张丽华唱)

任康龄说:擅唱“丽调”的女演员中,张丽华属于佼佼者。这次她不唱丽调,唱女蒋调《战长沙》,女蒋调也是她的擅长,但《战长沙》唱得不多,这次接受这个任务后,着实作了一番认真的准备,笔者在后台化妆室找到了她进行采访。


她说:“我在评校执教已三年了,平时很少上台演出,这次与诸多名家同台演出,又这样隆重,心里很紧张,有很大的圧力。加之过去女蒋调《战长沙》唱得不多,所以作了加倍努力的准备,听录音,向录先生学习,再反复练唱已达十多遍。”


笔者问她这次唱《战长沙》有何创新?她说,创新谈不上,与以前比,自我感觉好一点如:一句是“好似鲛龙刚出水”,根据自身嗓音条件把“刚出水”翻上去了;还有是“老将是虚开弓,无箭声,一箭分明报昨日恩”,我现在中间加了一句“再开弓,射盔缨”,唱得顺了,自己觉得尚可。笔者现场内听她演出,两处效果果然很好,作为张丽华久经书场的演员能有如此的艺术态度,不易。


4.弹词开篇《刀会》(上海评弹团毛新琳、姜啸博对唱)

任康龄说:听毛新琳介绍,他平时与秦团合作对唱都是唱张双档的《战长沙》,很少唱《刀会》。姜啸博擅唱蒋调,平时都是唱蒋调的经典开篇,没有唱过张鉴国蒋调的唱段,现在姜啸博在主攻杨(振雄)调,并拜杨聪为师,所以演唱杨调的机会较多。这次对唱《刀会》是他与姜啸博是初次合作,他俩是从头学起,一起一遍又一遍听张双档原版录音,探讨如何刻画唱好关公、鲁肃两个人物。笔者在后台找到毛新琳、姜啸博时,他俩还在作最后一次排演,并介绍了上述磨合情况。功夫不负他们付出的艰辛,欲把《刀会》对唱好,固然很受台下观众欣赏,掌声不绝,好评连连。


5.弹词开篇《追韩信》(吴中区评弹团陆人民 莫桂英)

姚萌说:陆人民、莫桂英夫妇这次参演的节目没有选唱自身一向擅长的周调,而是应主办方的要求,另辟蹊径地演唱起了祥调的代表作“追韩信”,这首作品当年正是祥调创始人朱耀祥及其搭档赵稼秋先生的拿手曲目。陆人民师从朱耀祥的学生钱正祥,他继承了祥调高昂流畅,顿挫分明的流派特点,为了呈现较好的演出效果,他和爱人莫桂英反排练,在连句迭出,气口接句等处都经过了优化处理,将这首祥调名段原汁原味地奉献给了各位老听客,嬴得了满堂喝彩。


6.弹词选曲《乘风破浪》(浙江曲艺团朱良欣、周剑英对唱)

姚萌说:演唱会当天,共请来了四对夫妻档的演员来参加演出,其中朱良欣、周剑英夫妇上台后一开口的自我介绍,就引起了观众们会意的笑声:他们今年两人的岁数相加正好是150岁,而且他们当年还是姐弟恋,“女大二 米铺地”!而当他们开唱起《乘风破浪》时,观众的掌声更加热烈了,有网友在微信朋友圈第一时间发出了惊呼:周剑英76岁,朱良欣74岁,金嗓子,一曲《乘风破浪》,吓煞人的亮!!!


朱、周两位老师之所以选择男女对唱的翔调开篇《乘风破浪》,的确有他们的用意——翔调创始人徐天翔老先生是浙江评弹团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夏调”基础上,吸收“蒋调”、“薛调”以及京剧的某些腔调,形成较为昂扬、明朗,较具时代气息的唱腔,人称“翔调”。朱、周两位老师当年也是浙江省评弹团的实力担当,他们于1987年在上海音乐厅参加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七家单位共同主办的“鼓曲新声”评弹音乐演唱会,就是演唱了这一支男女对唱的翔调开篇,经过当天电台的直播,全世界有48个国家都同时收听到了这一天籁之音,从此成为了朱周两位夫妻档的保留曲目,他们的演唱在以男声翔调为主的基础上还加入了难得一见的海伦调,女声中音区新腔调为主,在转腔、运气、韵味等方面仔细揣摩,结合自身的嗓音特点借鉴民族唱法给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周剑英老师圆润清越的嗓音和夫君朱良欣先生醇厚飘逸的翔调珠联璧合,令人着迷,描绘出一幅东海女民兵齐向大海进发,乘风破浪,丰收满舱的动人画面。


7.弹词开篇《柳毅传书》(上海评弹团高博文、吴中评弹团张建珍)

顾奕说:《柳毅传书》是评弹艺术家赵开生老先生在多年前创作的一只古代题材开篇,仅用不到10分钟的弹唱就完整的讲述了落第书生柳毅与龙女从相遇、相救到喜结良缘的神话故事。本次表演由赵开生弟子上海评弹团高博文和苏州吴中区评弹团张建珍两位国家一级演员分别用沈调和俞调演绎了这段经典之作,他俩第一次合作,笫一次弹唱这首曲目。两位演员不仅颜值高、台风好,而且唱功一流,声情并茂,常常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感极强,无论是演员配合,还是唱词唱腔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让台下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得到了极大的艺术享受,赢得现场掌声连连。


8.评话一技《五虎将》(上海评弹团吴新伯)

顾奕说:由上海评弹团吴新伯表演的评话一技《五虎将》,向观众集中展示了苏州评话艺术中为塑造不同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起角色”技巧,将水浒人物行者武松、母大虫孙二娘、鼓上蚤时迁、奸臣高俅、黑旋风李逵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呼之欲出,同时演员在台上还结合当今社会热点穿插了多个“噱头”,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连连捧腹,笑声不断,其说表风格颇得其父已故著名评话艺术家吴君玉先生的神韵,令人不禁心生缅怀之情,同时也为老先生后继有人感到欣慰。


9. 弹词开篇《闻鸡起舞》(上海评弹团周红)

邱洁说:这次由上海评弹团优秀演员周红来演唱丽调代表作《闻鸡起舞》,并请来了钱骏、尤志明和两位高手担纲伴奏,周唱来腔更圆,情更浓,韵味亦更浓,可听性更强了。周红的丽调有口皆碑,第一句“金鸡唱彻响云天”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一曲唱罢,掌声雷动。“再来一个!”书迷们陶醉在这令人振奋、昂扬又优美的曲调中,周红再次返场加唱了一曲杜甫的唐诗《春夜喜雨》,别有韵味。


10. 弹词选曲《寻凤》(上海评弹团徐惠新、吴中评弹团陈琰)

邱洁说:接着上场的是上海评弹团副团长徐惠新和吴中区评弹团的优秀演员陈琰,两位难得合作演唱沈薛的代表作《啼笑因缘-寻凤》。徐惠新擅长创作又擅唱富有周云瑞特色的沈调,所以他演绎的樊家树无论是说表还是唱腔都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陈琰演唱俞调优美动听,但这次她不唱俞调唱薛调,唱得清丽爽脆、字正腔圆,别具风格。两人唱罢,掌声热烈。徐惠新又加唱了一段《请宴》,唱来情真意切韵味悠长。


11. 弹词开篇《宝玉夜探》(上海评弹团秦建国、黄海华)

徐向红说:今晚演绎的蒋调名曲《宝玉夜探》,一位是当今蒋门顶梁柱,上海评弹团团长秦建国,另一位是金榜状元黄海华。但见海华湛蓝长衫飘逸,秀眉玉面,活脱一位现代版宝玉。甘做下手的重量级黛玉上台就是掌声笑声一片,秦团希望自己的福相为每位新年增添福气。蒋调旋律优美、韵味醇厚,今天两位虽角色分开,却一脉传承正统蒋派风格,适合闭着眼睛静心一品,区别于当年蒋月泉杨振言两位大师对唱,却也是珠联璧合、声情并茂。 


12. 弹词选曲《两只蝴蝶》(苏州评弹博物馆袁小良、苏州评弹学校王瑾)

徐向红说:袁小良王瑾两位老师向来与时俱进,充满活力。今天的“新梁祝“掀起了晚会一个高潮,短短几分钟说表故事梗概已贯穿始终。小良一曲尤调”送兄“深情处低吟委婉,激情处慷概明快,唱腔多变,字字真情。紧接着王瑾的香香调“英台哭灵”,更是字字铿锵句句催泪,台上一层进一层的感情叠加,台下也一浪高过一浪的激情掌声。可以说传统基本功发挥得淋漓尽致无可挑剔。最后两位还为大家带来了惊喜:流行音乐两只蝴蝶,虽然跳出了评弹表演范畴,但很是渲染新年演唱会气氛,也充分领略了评弹演员多才多艺,我欢喜!


13. 弹词选曲《淑英夜思》(苏州评弹团金丽生)

孙谕说:《淑英夜思》是金丽生老师《杨乃武》中一段力作,我经常在家中复听,独自欣赏。但这次在现场与大家共赏这段珍品感染绝不相同,只见金老师倾力全身技巧并倾注情感唱好自己的拿手好戏,与李子红老先生的琵琶,交相呼应,两位老先生一个73,一个84岁,但是宝刀不老,金老师依旧衷气十足,一条好嗓子,更加上李子红老师琵琶娴熟的衬托,真是珠落玉盘让大家听的如痴如醉。本来金老师说他们年纪大了,节目放在最后,怕是身体吃不消,但主办方考虑金老师他们的份量,理应放在压台的位置上,老听众也翘首以盼两位老先生的精彩演出,所以最后还是排到了压轴之位,克服困难,以飨观众。淑英夜思,为杨乃武长篇中比较经典的一段唱段,是淑英大娘准备为弟杨乃武滚钉板告状前一夜的心理活动,金丽生老师用李仲康调,唱出了淑英大娘心中的愤懑,不安,李子红老师的琵琶一时嘈嘈,一时切切,与演唱配合的丝丝入扣,让人拍案叫绝,让我再次过了一把瘾。


14.评弹歌曲《苏州好风光》(苏州评弹团. 许芸芸、陶莺云、谢瑛)

孙谕说:最后一个节目,是本场颜值最高的,与第一台节目的评弹歌舞遥相呼应,也有江南美女以舞相伴。评弹的未来是年轻人,年青演员的崛起才是评弹未来的希望。主办方精心安排三位如今书坛崭露头角的青年女演员,年轻一辈的翘楚青春上场,喻示着评弹事业的代代相传,后继有人,可为含义深厚,体现着大家对评弹的殷殷希望。许云云,陶莺云,谢瑛三位有颜值,有好嗓子,好身段,红蓝黄三身旗袍,把舞台一下照得光彩夺目。她们用清丽的嗓音演绎《苏州好风光》,唱出了苏州一年四季的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欢迎大家来欣赏江南烟雨之美,也来听听中国最美的声音,用吴侬软语演唱的人情世故。


此次新年评弹演唱会,为江浙沪三地,老中青三代评弹中坚为大家奉上的新年盛宴,让我想起过去沪上的新年会书,如同打擂台般的表演,享福的是观众的耳朵。我虽然没能看到当时的盛景,但遥想一下当年,也希望以后的新年能一如既往地看到那么好的演出,做一个幸福的评弹听众。


在这次系例报道结束之前殷德泉说,在这台演唱会观众席中还来一位不速之客——荷兰老外中文名高文厚,是专门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位学者,他正好也赶上了这台演唱会。结束之后他用较为流畅的普通话真实地对我说:“我很喜欢第三个节目那个女演员(张丽华)的音色;还有笫四个那个唱得精神很饱满的那个男演员(指毛新琳),以及那个两人对唱的《宝玉夜探》说他们(秦建国、黄海华)的声腔美极了;他还说在荷兰听过金丽生弹唱,但这次他感到金的弹唱气场更大,效果极佳。老外语出惊人竟然这么在行,真是音乐不分界线,满意的他说场内观众热情无限,在他国欣赏评弹是体验不到这种气氛的。


葛华说:2016中国评弹名家演唱会售票发挥网络购票作用,给观众带来便利,。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在,网络购票很时尚,而且很方便,动动手指,手机上就可以购票,还可以选择座位,电子支付方式很便捷,购票后可以快递邮寄,也可以演出前现场前台取票,着实方便。对上班族来说是极大的便利,对老听客来说也是很方便的,会网购的直接就可以买,不会网购的,正好让子女发挥下孝心,让他们代购下,再也不用特意跑出来了。


这次的演出,票价不便宜,最便宜的也要80元,最贵的卖到280元,以前苏州很少有这样的评弹演出票价。不过剧场里还是满场的,真心喜爱评弹的观众是不会放弃这种难得的机会。


目前评弹演出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如何进一步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优势,是今后扩大评弹影响的课题, 希望今后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美的评弹演出和及时了解评弹资讯,让评弹艺术融入更广泛的人群中去。